世界拉祜文化展示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
1、规划设计期限:规划期限为7年(2008——2015)。规划实施分为三个阶段:2008年至2009年为前期规划阶段;2009年至2014年为全面建设阶段;2014年至2015年为完善提高阶段。
2、建设单位:澜沧浙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3、规划范围: 本项目规划区用地面积为622.13亩,净用地面积409.64亩,保留建筑用地面积199.23亩。本次规划为政府投资开发的拉祜展示中心建设用地194.90亩。主要用地为牡帕密帕广场、葫芦公园、道路、停车场、博物馆与科技馆、各项市政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绿化。浙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澜沧拉祜财富广场建设用地为214.74亩。主要用地为步行街商业、住宅用地、和其他商业用地。
4、规划定位:
在充分挖掘、整理、继承、弘扬和创新拉祜文化的基础上,以贯彻落实澜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改革开放活县、绿色经济强县、拉祜文化兴县、和谐社会建县”发展战略为契机,挖掘区位、自然、文化和经济的资源潜力,紧密结合澜沧县拉祜风情、千年古茶和糯扎渡电站建设的具体实际,以拉祜文化展示中心(广场)的建设为主,围绕旅游,打文化品牌,以旅游和文化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步伐,打造: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的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大型拉祜族文化广场、旅游聚散地、葫芦文化博物馆;千年万亩 “世界唯一的天然茶叶博物馆”展示窗口--千年古茶文化一条街;澜沧最具规模的文化产业,融旅游、商贸、住宅于一体的发展引擎。
5、规划任务:
(1)充分发挥澜沧县现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通过本次规划使其有机地联系起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2)通过整体规划使拉祜文化展示中心形成当地乃至全国具有特色的拉祜民族文化旅游基地,提升澜沧县在全国范围内的旅游知名度,促进地方经济上档次上规模。
(3)在不断推动当地特色旅游的同时也推动当地交通运输、农业生产、邮电通讯、商业贸易等各行各业的发展。
(4)通过本次规划将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改善整个县城的投资环境,成为澜沧县城招商引资的一个窗口,并提升县城形象和竞争力。
7、规划特色:
主题——以“品千年古茶,尝生态江鱼,跳芦笙恋歌,泡百草温泉”为主题。建设具有拉祜民族文化风情特色的文化展示中心。通过牡帕密帕广场和葫芦广场展现出拉祜民族是一个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民族。并由周边的其他小广场、建筑群落、雕塑小品等体现拉祜的民族风情。
广场特色——根据拉祜民族的文化特色把广场设计成葫芦形,通过建筑、雕塑、地面铺装等具体形式体现拉祜民族的民族风情文化。运用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拉祜创世史诗把主广场命名为“牡帕密帕广场”。
建筑特色——以杆栏式建筑为依托设计各种功能建筑。建筑形象主要为青灰色瓦面坡屋顶和白色墙体,在建筑屋檐、门窗等地方设计了葫芦等与其它民族相关的吉祥图案作为建筑符号,体现出民族建筑特色。
商业特色——把两条规划道路分别设计为市景文化街和茶文化街,结合商业布局使环城路形成民族风情街。这三条商业街形成了文化展示中心的商业金三角,并通过牡帕密帕广场周边以旅游文化为主题的商业步行街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8、社会影响:
“拉祜文化展示中心”的建设,荟萃了拉祜民族地方文化的精华;功能集参观、游览、展示、娱乐、饮食、商贸为一体。将满足当地群众的这一消费需求,尤其是满足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之间具有强烈的互动关系。旅游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搭建了巨大的市场平台,为向外推广当地的民族文化产品打通了一条捷径。面向国内外游客的消费需求,注重旅游类文化产品的开发,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可辐射和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解决区域旅游发展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澜沧县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县内各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以拉祜族文化为主、包容各民族文化特点的澜沧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利用独特的“拉祜文化”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弘扬民族文化,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进行统盘规划,把发展文化产业与地区整个经济工作和文化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发挥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是本项目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下一篇: 西双版纳森林公园总体概念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