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城规建筑集团全体员工顺利通过第一轮企业文化考试
2022年2月23日,葫芦先生(云南城规建筑集团董事长、葫芦商学院芦忠友先生)用形象生动的模型,结合云南城规建筑集团的实际情况,为大家讲解了什么是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为了避免走形式、走过场、培而不训,云南城规建筑集团葫芦商学院于2022年3月28日举办企业文化第一轮考试,共计22人参与考试,参考人员全部顺利通过考试。此次企业文化考试主要是如何运营葫芦模式完善集团企业文化,包括集团使命愿景、价值观和国学思维三个方面。
云南城规建筑集团使命:让天下没有难落地的规划——规划有正道,执行有正理。
正道:地道的中国人自己的规划,是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为“魂",以世界规划领域先进理念为"道",魂与道相融合的规划才是我们追求的具有"正道"的规划!
正理:符合中国地域特色的规划,才是中华民族的规划,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落地,生根,生长,就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执行力,当然,规划的落地就能得到保证!
正道+正理=成长的规划=落地的规划
云南城规建筑集团愿景:城市中国民族规划第一院——百年基业,云南城规。
产品研发性的规划。要求:善于策划,精于规划,懂投融资,能与頋客合作运营的“操盘手"。
操盘手:一般指为大客户或群体客户提供具体操作服务的人。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的规划也是代表世界水平的规划,而能做民族规划第一院,自然就是百年基业了!
葫芦模型告诉我们葫芦上半部分为使命,下半部分为愿景。
葫芦模型用简单形象的葫芦图形,方便大家理解并记忆什么是使命、愿景和使命愿景的区别。使命就是葫芦上半部分,是自己能为别人带来什么。愿景是葫芦下半部分,是自己想成为什么。使命愿景简单来说就是成人达己,使命即成人,愿景即达己。只有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自我价值才得到充分体现。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能够为他人带来的价值、为社会创造的财富上,只有通过成就和帮助他人,才能不断地创造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
云南城规建筑集团核心价值观:
成就客户,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实守信,激情创新,敬业爱家。
(1)客户第一——客户是衣食父母。
1)尊重他人,随时随地维护云南城规形象 。
2)微笑面对投诉和受到的委屈,积极主动地在工作中为客户解决问题。
3)与客户交流过程中,即使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不推诿 。
4)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问题,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客户和公司都满意 。
5)具有超前服务意识,防患于未然。
(2)拥抱变化——迎接变化,勇于创新。
1)适应公司的日常变化,不抱怨。
2)面对变化,理性对待,充分沟通,诚意配合。
3)对变化产生的困难和挫折,能自我调整,并正面影响和带动同事。
4)在工作中有前瞻意识,建立新方法、新思路。
5)创造变化,并带来绩效突破性提高。
(3)团队合作——共享共担,平凡人做非凡事 。
1)积极融入团队,乐于接受同事的帮助,配合团队完成工作。
2)决策前积极发表建设性意见,充分参与团队讨论;决策后,无论个人是否有异议,必须从言行上完全予以支持。
3)积极主动分享业务知识和经验;主动给予同事必要的帮助;善于利用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和困难。
4)善于和不同类型的同事合作,不将个人喜好带入工作,充分体现“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5)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正面地影响团队,改善团队士气和氛围
(4)诚实守信——诚实正直,言行坦荡。
1)诚实正直,表里如一。
2)通过正确的渠道和流程,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批评意见的同时能提出相应建议,直言不讳。
3)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不背后不负责任地议论事和人,并能正面引导,对于任何意见和反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 。
5)对损害公司利益的不诚信行为正确有效地制止。
(5)激情创新——乐观向上,永不放弃 。
1)喜欢自己的工作,认同云南城规企业文化 。
2)热爱云南城规,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
3) 工作中不断钻研创新,孕育创新新的作品,提升附加价值。
4)工作中及时察知客户的需求,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满足客户,不断创造新的价值。
5)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日常工作,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永不放弃,不断自我激励,努力提升业绩。
6)始终以乐观主义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影响并带动同事和团队。
7)不断设定更高的目标,今天的最好表现是明天的最低要求。
(6)敬业爱家——专业执着,精益求精 。
1)今天的事不推到明天,上班时间只做与工作有关的事情。
2)遵循必要的工作流程,没有因工作失职而造成的重复错误。
3)持续学习,自我完善,做事情充分体现以结果为导向。
4)能根据轻重缓急来正确安排工作优先级,做正确的事。
5)遵循但不拘泥于工作流程,化繁为简,用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工作成果。
6)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爱岗敬业,用爱与责任撑起家庭。
7)“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用实际践行如何爱家,弘扬中华民族爱家的传统美德。
魂—道—法—术—器—势,是老子《道德经》的精髓思想。道法术出自老子《道德经》,“以道御术”是道德经的主旨,即以道义来承载智术,悟道比修炼法术更高一筹。“术”要符合“法”,“法”要基于“道”,道法术三者兼备才能做出最好的策略。
魂:使命、愿景、价值观。
道:规律,事物的本质。决定着终极的高度。道:是自然法则,讲求的是追求阴阳调合的自然法则、宇宙运行规则。如日升日落,春夏秋冬,盛极必衰,物极必反!道就是这么一个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自然法则,其余全是对这个认识的解释!道,一阴一阳,是万事万物的底层原理;所以,大道至简!道,是价值观范畴,即判定好坏、美丑、喜恶、真假的价值标准。心学大家王阳明说过“天理即人心”,翻译过来就是天理因人而存在的。所谓,天道也是人的认识。人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层次,人生观就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观,最终极的道,是宇宙的价值观,宇宙是一个终极生命体。价值观决定了人的思维方法,决定了人们为人处事的原则,价值观也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话说“道不同不足与谋”,就是说人的价值观不同是无法一起共事的。“道”是天道,是最终的真理,囊括整个世界和宇宙的自然法则只可认识,不可更改。
法:制度、方法和运用系统。是人们总结出来的主观规律或社会规律,是一种链接和桥梁。法,是实现价值观的最根本的方法、法理、原则、思路、方针、战略等。法是在自然规则的运行中寻找和总结出来的一种方法。法是对道的诠释和总结。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是四季分明的,冬天冷夏天热,在古代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我们的祖先很聪明,充分认识到这个“天道”,进而在造房子的时候,选择坐南朝北,身体上是冬暖夏凉的。法,也是知识上的规则和规律。同时也是一种规范性约束,如法律。不管人还是事物,只有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被接受和发展。
术:战略与战术的操作方法。是具体的行为、方式;是执行力,是细节,决定着效率;是技术层面的手段。术,是在道的法理中进行的一种行为方式。术是对法的应用,道是体、是无,只有显现出来才能够应用,而道会以法的形式变成有,变成可以被发现的规则和法理,脱离无到有的层面,从而变成术术在道和法之后,属于下乘。“术”是在规则体系指导下的具体操作方法,只要指导原则不变,具体方法可以千变万化,就是说只要正确的“道”带来的“法”不变,“术”是可以在正常的轨道上千变万化,而且万变不离其宗的。术可以通过练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对法的推理而产生。
器:最好的工具和服务。是指有型的物质或是有形的工具,往往是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要去北京,去北京是个行为,坐高铁还是坐飞机,高铁和飞机就是器!器就是帮助行为的工具,提高行为的效率!好的工具,能提升效率,增强愉悦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中的“器”就是如此;工具的作用就是提高效率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为了更快,人们发明了汽车,为了管理员工迟到早退,人们发明了打卡机,为了快捷计算,人们发明了计算器。是工具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产力,是工具让这个社会飞速发展。可以这么说,“器”是用来体现道的思想的,也是人体器官的延伸,从而简化问题,更快捷达成目标。
势是权势、借势、用势。是从“道、法、术、器”体现的势能。“势”就是当下的时空趋势,地势,情势,形势,权势,说的都是一种时空趋势,一种蕴含的能量。势,也是一种惯性,是一种发展方向,它本身蕴含着无穷无尽的能量。势,须“顺势”而为,不可以逆势而对。这个世界一眼观去,大抵是由一维、二维、三维物体构成的,同时物理学告诉我们,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从面到立方体,其实是一个逐级投影而已。三维其实是四维的投影,空间加上时间的轴线,就变成了四维。四维其实就是势的进阶趋势,四维思维是一种对未来的预判。“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天是天时,地是地利”。天地就是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坐标系统。古人说拜天地不是随便说说的。天地就是时间和空间的两个坐标系统,时空——宇宙——天地,人是天地间的一粒尘埃而已。势是最后提及,但不是势不重要,《易经》说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亢龙有悔”,可见,势是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真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势不可挡,来势汹汹啊。人在天地间,会受到当前时空运动趋势的影响,天道圆,地道方,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虽然最后才说到势,但是放在最后不一定是最不重要的。正相反,势的变化,会导致人世间低层的道也就是价值观的变化。民间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是这个意思。比如唐朝以胖为美,到了现代却变成以瘦为美。地域没有变化,时间变了,整个价值观体系就变了。
道以明向,法以立本,术以立策,器以成事,势以立人。
上一篇: 云南城规建筑集团战略营销培训
下一篇: 中标喜报|云南城规建筑集团中标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