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竞争战略解析“什么是智慧”
葫芦竞争战略告诉我们:智是葫芦脖子以下的战术,慧是葫芦脖子以上的战略,脖子则是由智到慧的路径策划,商业模式,商业计划书。
智慧:智重于理性,智的获取可以通过学习,而慧更偏重感性,慧的增长就要经历体验。就像一个小伙子,跟他说找对象这事,女孩子的容貌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美。这个点,他瞬间就明白了,这个就是智。如果他突然遇到了一个绝色美女,刚才这个智就全拋到脑后了,就扑过去了……他要经过几次受伤至失败,然后知道疼了,下次再碰到绝世美女,他就知道矜持,这就叫长了“慧”,智跟慧就有这个差别了。
智更适合定量,就是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计算,会得到相同的结果,比如高考的数学题。“慧”更适合定性,就是同一个结果,不同的人面对,会有不同的看法,就如高考的作文题。如果你的孩子数学好,语文也好,这是你的福气,这孩子是智勇双全,好好培养,将来会成为大人物。
智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慧”是面对问题的心态。
“智”可以周密地安排每一个细节,而“慧”可能瞬间改变你的选择方向。
比如说当年林立果要暗杀毛主席,他毕竟是林彪的儿子,方案做十分完美细致,几分几秒炮弹打到毛主席乘坐的那节车厢,算的很精准,这就是“智”。想想不到的是毛主席不知什么原因,忽然就改变了行动计划,这是长期斗争形成的直感,实际上就是“慧”。
这也是为什么男生的理性思维很强,但是却斗不过媳妇的道理,因为你媳妇有“第六感觉”。
智者做什么都讲第一,慧者做什么都讲究和谐。如五粮液的企业文化,就很有意思:一边的市场精神叫勇夺第一,一边的产品哲学叫中庸调合,五种粮食调在一起,调出这个味道来,能够将“拔尖”“和谐”整合到一个体系中,这个文化是十分厉害的。
智者,从起点到目标,再到更高的目标,精益求精,人生无止境,不断的追求。而慧者,他想的是这个点到下一个点,再到下一个点,一直走下去,你有可能走回原点,也有可能走到了极致,就原地踏步。
读万卷书是智,而行万里路则是体验,是慧。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通过四个“不如”,人为的划出了轻重,到底孰重孰轻,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单纯的死读书和读死书,只能是个书呆子;不读书或少读书,一味的切身去实践,没有理论基础,也会在现实中头破血流,所以二者属于孟不离焦的关系。
行路必然会遇人,遇人自然就阅人,而人是最复杂的,如遇人不淑的话,可能被卖了还在帮人数钱!遇名师……可如何分辨对方是名师呢?即使是真名师,其所授知识也必然是理论为先,不外乎是把书当中的精华提炼出来,然后把他分析总结出更深、更高的东西,在你有经历之后和能理cc解之后,把他点化给你。如果你有极高的悟性,能够学以致用,能够自己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行动,这就是智慧。
智是智商,慧是情商,如果是智商高了,但情商低下,也是不行的。
智是技术能力,慧是人际能力,在一个企业里,技术能力高手,当然很值钱,但是你不要瞧不起销售人员、公关人员、行政人员,他们是人际高手,你玩的是智,他们玩的是慧。人际交往是动态的、无法定量的、不可捉摸的东西,随时都在发生。在这个复杂的变局当中,最后能把生意谈成,这不就是慧吗?技术是可以精确定义、精确调整、精确逻辑、精确公式,最后得到一个精确的解,这就是智,智慧各有各的价值。
智者重视事业和财富,而慧者重视感情和健康,智慧善于健立制度来规范行为,而慧者善于建设文化来凝聚人心。
既理性又感性,既讲定性又讲定量,既讲拔尖又讲和谐,既重视事业财富又重视感情和健康,既善于建设制度规范行为又善于建设文化凝聚人心就是智慧!
智慧从小的说,可以让一个家和谐;大的说,能让一个企业兴旺;再大一点说,能让一个国家繁荣;再大一点说,能让天下太平!
智属火:急中生智,慧属水:由静入定,由定生慧。
同样一个难题,智力表现在实在很着急的情况下想出来的一个点子。
什么是慧根,安静的情况下,慢慢琢磨出来的,慧占着绝对的优势。
每日求知为智,心灵丰满为慧;
明白一切事相为智,了解一切事理叫慧;
走形为智,走心为慧;
知己为智,知人为慧;
聪明才智是生存能力,
智慧仁心乃是生命的境界;
普通人在特性的基础上讲共性,是为智,
有作为人在共性的基础上讲特性,是为慧;
共性做足,特性做透,乃智慧也。
天下智者莫出法用,智者明法,
天下慧者尽在道中,慧者通道;
道生法,慧生智;
以道御术,以慧明智;
惟道术,智慧一体乃能成大事,
皆为葫芦文化也!
——葫芦先生感悟于第十七次分享“葫芦竞争战略”
上一篇: 中标喜报|云南城规建筑集团中标公示
下一篇: 葫芦先生教你如何用葫芦智慧解析学习